【「歷史」有什麼問題】人類能阻止二戰嗎?導讀《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熬夜的便當(Ben & Don)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6 апр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2

  • @RedMoon543
    @RedMoon543 13 минут назад

    RUclips 推了這個影片給我
    妳講話聲音很溫和,也不會讓人感覺在說教,很適合講這類內容,聽到滿多以前不知道的觀點

  • @林晏丞-i9f
    @林晏丞-i9f 17 дней назад +15

    蠻不錯的,支持你,訂閱數太少了,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你的影片,很喜歡❤。
    關於這個主題,我有想補充額外這影片這本書沒提到的議題,
    1.納粹如何奪取威瑪共和國並不是真的完全因為民意,在一連串社會問題和左右翼對抗下,民眾逐漸失望,納粹首先取得了國會最大黨(但只有30幾%),然後興登堡總統錯誤地被說服請他(希特勒)擔任總理,藉此希特勒運用利用國會多數和其他手段來獨大自己的權力,讓行政權和立法權都被希特勒掌控,從此失控,希特勒可以不經國會同意立法,爾後更是廢除總統職位,宣稱自己是元首。這個歷史事件是所有民主國家的警惕,民主有可能倒退,它是脆弱的,需要共同守護和監督。
    2.國際法治仍有待加強,國家或政權試圖殘害自身人民或他國人民時,仍不會受到有力的施壓和法律制裁,最多只能做到經濟制裁,這會是全球法學者和公民應當共同倡議推動的事。
    3.二戰對全球的影響不只在於創傷和全球秩序洗牌,它甚至讓全球從同盟國掌握殖民地權力時到進入冷戰時遭遇了各地區的白色恐怖事件,這最早在法國大革命到二戰後都持續存在紅色恐怖和白色恐怖,二戰後的白色恐怖事件如台灣228事件、濟州43事件,另外也有著名紅色恐怖的事,不論是二戰時的蘇聯又或者是二戰後的中共,毛澤東時代尤為嚴重,這些事情提醒我們需要一再思考如何避免歷史的悲劇再度發生。
    還有其他跟二戰有關的,只是想睡了,晚安,感謝你的整理。

  • @icycandle5969
    @icycandle5969 19 дней назад +3

    這集剪得好精緻!!

  • @忘歸鹿
    @忘歸鹿 4 дня назад +1

    很讚的導讀影片~

  • @DividingWalker944
    @DividingWalker944 6 дней назад

    第一次挖掘到這個很讚的頻道 剛看到二戰就直接點進來(二戰迷👍) 超級讚的影片謝謝妳~

  • @jonathan836
    @jonathan836 18 дней назад +3

    謝謝便當的精緻影片

    • @benanddon
      @benanddon  18 дней назад +1

      謝謝衛城的好書 ❤️

  • @ryocheng426
    @ryocheng426 17 дней назад +27

    現在該煩惱的是第三次吧...

    • @yucheng4964
      @yucheng4964 7 дней назад +1

      愛因斯坦說第三次他不知道是用什麼武器,但是第四次時就是用木棍跟石頭😮‍💨

    • @paulchan7491
      @paulchan7491 6 дней назад +1

      @@yucheng4964看看世上最大的兩個國家怎麼時候大打出手吧

    • @吳薴嫡
      @吳薴嫡 5 дней назад

      問題是我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的起因

    • @q17881
      @q17881 4 дня назад

      中國侵犯台灣就是第三次了,應該由世界瓜分中國領土維持秩序

    • @johnpotter2582
      @johnpotter2582 4 дня назад

      这集肯定好看。一个有十艘核动力航母,一个每年产10亿吨钢;一个有洛克希德马丁,另一个有只卖民用却被各国军队滥用的大疆。但是像现在中美两国政府这种做生意的心态是不可能打起来的,唯一能让中国不得不战的理由只有台湾独立美军介入了。所以大伙能不能看到这一集,其实取决于你们啊!

  • @stg-p4t
    @stg-p4t День назад +1

    甭管戰爭前雙方有多劍拔弩張,古巴導彈危機、臺海導彈危機都證明了,只要領導人沒有喊出那聲開戰,一切都有轉圜餘地
    所以想要阻止三戰、想要阻止臺海戰爭,就是要從嚇阻侵略者下手,讓他們知道不能輕易取勝,導彈再多也沒辦法1小時22分速通基輔,這方面真的要感謝烏克蘭🇺🇦
    單從「開戰」那一聲命令來說,我認為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因為一方領導人認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勝利很快就會來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只用了6個月就打贏了普法戰爭,所以德國的將領普遍認為這一次的戰爭同樣如此,施利芬計畫甚至只考慮了6個星期的戰爭準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在一次次的軍事冒險中帶給納粹德國、日本可以輕鬆取得自己想要結果的錯覺,德國在奧地利、蘇台德、捷克蘇洛伐克等地的軍事冒險讓希特勒覺得進攻波蘭英法也不會管、覺得蘇聯就像一棟破舊的房子踹一腳就倒;日本的三月亡華思想、在東南亞迅速席捲英、荷海軍,讓他們覺得美國也不足為慮,都是因為覺得之前的勝利來的太輕鬆,覺得之後的勝利也會如此

  • @yu-mingchang2256
    @yu-mingchang2256 6 дней назад +5

    令人煩惱的是現在越來越像1930年代
    而且川普的逆全球化經濟政策很可能引爆經濟危機⋯⋯

  • @eu8047
    @eu8047 18 дней назад +9

    二戰結束80年後 , 終於看到比較中性在討論二戰的出版品 ! 約莫10多年前, 在網路上就看到類似二戰是否應該爆發的言論 , 前幾年看了一本書 " 未曾結束的一戰 " , 我也發一些時間尋找坊間關於日本走向戰爭的一些出版物 .
    事實上以前在學校學的歷史 , 或是媒體所傳播的二戰訊息 , 大多把希特勒, 或是日本軍國主義推向野心家的角度 , 但事實上這種論述錯得離譜 , 這種視角不會讓後人取得二戰所經歷的教訓 !!!
    殖民主義才是導致二戰的起因 , 換個較適合大內宣的角度就是 "生存空間 " !!! 現在的烏俄戰爭, 不也在重演一戰到二戰之間的矛盾 !!!
    也為何二戰後美國在倡導放棄殖民地, 與民族自決 , 就是避免這樣的問題再發生 , 並以新的國際秩序, 與貿易觀點重塑國家的商業利益.
    但是這樣的觀點曲高和寡 , 多數人仍然偏向邪不勝正的二戰說法與觀點 , 但真的樂見這樣觀點的書籍上市, 也感謝這頻道的介紹, 好影片!!!

    • @thomasjosh2652
      @thomasjosh2652 14 дней назад +4

      二戰確實可以說是一戰的延續。但人類是極為受限於生存環境眼界的生物,只要種群和地域的觀念還存在,戰爭和爭鬥就不會消失,就看規模大小而已。

    • @johnso2399
      @johnso2399 6 дней назад

      蒙古西進,西班牙奪美洲,英國雄霸世界,根本早已經是世界大戰。 “二戰” 中的德國 , 跟日本, 因為是後起之徒,本來就要狠,人家沒得選。 二戰後美國在倡導放棄殖民地, 其實是要瓦解舊世界的霸權,並不全心從良啦。 今天中國其實也可以倡議大國們都一起放棄對太平洋,大西洋那些小島的主權。 倡議大家都不能有海外軍事基地。 當然自己要讓步南海主權,跟對台灣的壓迫。 美國會願意嗎?

    • @eu8047
      @eu8047 5 дней назад

      @ 喔!好粗淺的見解喔~

    • @thomasjosh2652
      @thomasjosh2652 5 дней назад +3

      @johnso2399 毫無知識與理性的網軍在講鬼?

    • @eagleharmony8216
      @eagleharmony8216 5 дней назад

      看來俄羅斯的伺服器版本還沒更新

  • @david3549tw
    @david3549tw 4 дня назад +1

    卡廷森林屠殺之前,1919年,《凡爾賽條約》使波蘭自18世紀末被瓜分以來重新立國,剛剛恢復獨立的波蘭尋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時失去的領土,波蘭軍隊控制了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在波烏戰爭中取得勝利。1920年4月,波蘭向東攻入東烏克蘭,開始了公開的波蘇戰爭。最終蘇聯戰敗,被波蘭俘虜七萬多人,受到殘酷虐待,最終只有數千人生還。當時,蘇聯有一個政委身處前線,親眼目睹這一切。他的名字叫做史達林。

  • @伊勒俄拉姆
    @伊勒俄拉姆 18 дней назад +7

    風格像安爭鳴

    • @markchen7479
      @markchen7479 5 дней назад

      安爭鳴罵共產黨,我聽起來覺得很爽!因為她罵共產黨不容易,共產黨還是中國執政黨。便當罵國民黨,我覺得soso,為何?因為國民黨已經不是執政黨,它只是立法院的多數黨,它是代表台灣多數民意,泛綠陣營今天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於他們共產黨化,就是與你不同意見的,就是舔共,就是不愛國,就要罷免,帽子扣太大了,令人反感。 不過還是要說一聲:便當滿漂亮的,比安爭鳴漂亮。

    • @arthurchang3146
      @arthurchang3146 3 дня назад

      ​@@markchen74799.9成認同,安和便有不同的美

  • @iamcoober
    @iamcoober 2 дня назад

    二戰的原因主要是一戰,一戰的高額費用,讓英法與各國背上重債,然後想要「賴債」。
    德軍奇襲色當,法國崩潰,就是裡應外合的結果,波蘭戰役也同樣是裡應外合,甚至英國本來有有談判,直到美國介入,免除各國債務,並投入資源,才解決這個問題。

  • @david3549tw
    @david3549tw 4 дня назад

    Richard Overy 在 2024年二月發表文章:Why it’s too late to stop World War 3.六月出版新書:Why War?

  • @chang0986508658
    @chang0986508658 18 дней назад +4

    1.人類之間發生衝突矛盾,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利益妥協」或者「戰爭」。
    2.二戰前夕許多政治家奔走溝通協調談判,希望能夠阻止戰爭的發生,只可惜德日俄的軍國主義已經形成氣候,正如同一群山賊佔山為王之後,山寨大王會認為山裡貧瘠,用心經營開墾好麻煩,還不如帶眾下山搶劫才能快速致富並且得到部屬們的擁戴!
    3.因此,二戰發生的原因早在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就已經種下-強權分贓不均以及報復仇恨的心態,假如要阻止二戰發生,就要檢討巴黎和會,人民何辜!為何不能好好對待戰敗國?非要嚴懲戰敗國導致法西斯軍國主義的興起!
    4.現在烏俄戰爭的原因也一樣的邏輯,烏克蘭立國以來,從早期的平衡外交,到親俄親西方兩種政策的輪替,先是橙色革命,後是廣場革命,烏克蘭人民以為推翻了親俄的腐敗政權轉投靠西方陣營,民眾哪知道不肯跟兇惡的鄰居俄羅斯利益妥協,下場就是戰爭,戰敗之後還是屈辱。
    5.希特勒這些政客將國仇家恨訴諸民意,依照人性心理反映,一定全力支持,畢竟大多數的人沒有經歷戰爭的殘酷之前,都會直覺選擇戰爭,而且都會樂觀地認為自己一定會打贏!
    最後,有點失望,花了二十分鐘看影片,結果看了等於沒看,聽君一席話,如同一席話@@

    • @eu8047
      @eu8047 18 дней назад +4

      你如果期待一本書或是一部20分鐘的影片去解釋完二戰的起源, 似乎過於緣木求魚 !!!
      再者你的論敘也過於通俗 , 二戰的起源真的是 " 德日俄的軍國主義 ' ??? 這種傳統媒體的洗腦宣傳只是原因的其中之一, 並非全貌!
      一個國家走向戰爭有很多原因與歷史造成 , 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 , 二戰完成了一戰未完成的志業!

    • @chang0986508658
      @chang0986508658 18 дней назад +2

      @eu8047 你好
      1,生存空間及社會達爾文主義都是軍國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產物,這本書作者倒果為因了!走思想分析網紅路線,很忌諱看到新穎的講法就全盤接受,要一邊介紹新穎之處,也要進行合理性批判;
      2,巴黎和會處理不當絕對是二戰再起的主因,這是歷史學界主流的共識,其他的因素都應變項,要推翻主流論述不是不行,而是要提出更有說服力的看法,空間跟種族是政治學中地緣政治的泛泛之論,用這兩點就想解釋二戰及阻止策略,開錯藥方了;
      3,補充烏克蘭問題,烏克蘭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有黑土有礦藏,應該採平衡外交政策,一邊跟惡(俄)鄰居虛以委蛇,一邊引進西方資金技術,厚值國力後,加入歐盟,有良機再伺機加入北約,如這次的芬蘭瑞典,正如擺脫恐怖情人,第一時間絕對不是報警處理,一定會被殺掉,而是偷偷搬家安全後,再跟社會求助。
      最後,我很忙,有機會再交流討論吧~

    • @smith00018
      @smith00018 15 дней назад

      烏克蘭跟芬蘭瑞典,有國家體質上的根本不同。烏克蘭曾經是歐洲人均GDP最貧窮的國家,也是貪污腐敗,政府內部矛盾嚴重,國家行政效率非常低落的國家,跟芬蘭瑞典這種,在許多方面,甚至包括文化和社會進步是全球前幾名的,有跟本上的差異。
      不是說你的想法不好,這路線很合理,只是有時候是做不到的問題。芬蘭瑞典也沒有烏克蘭那麼多天然資源,但是他們的國家經濟非常穩定,也沒有過度依賴某些地區或國家。

    • @david3549tw
      @david3549tw 4 дня назад

      最初,烏克蘭在1654年要求併入俄羅斯來抵抗韃但人,當時的烏克蘭小而弱,俄羅斯人在沙皇領導下血戰征服了韃但人,救了烏克蘭人。然後歷任沙皇贈與土地給烏克蘭。蘇聯歷任領導人亦如此,克里米亞是赫魯曉夫劃給烏克蘭的。然後澤倫斯基要把克里米亞當作投名狀加入北約,來配合美國削弱俄羅斯,我還記得當年美國的 Victoria Nuland 說,這樣一來,俄羅斯在歐洲就成了內陸國,沒有出海口了!烏克蘭對俄羅斯就是忘恩負義、掠美市恩、脫俄入歐。當時,澤倫斯基在歐盟演講:「We have proven we are one of you!」然後俄羅斯二三十年來反對北約東擴被忽視,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被忽視。對俄羅斯不公平,就像是凡爾賽和約對德國不公平,清末列強逼迫中國簽的諸多條約不公平。

  • @Ricetamiya
    @Ricetamiya 4 дня назад

    加油,現在願意有耐心看書的年輕人不多了。
    從經濟層面來看,工業革命確實替很多動亂增添了因子。佔領殖民地除了掠奪搶占天然資源之外,也把殖民地視為調整自己因為工業革命產能過剩的次級市場。產能過剩這個問題,也成為目前世界紛擾的源頭之一。壓力再度累積,勢必要找尋其他的釋放點,戰爭,是重新分配的一種極端手段。

  • @thomasjosh2652
    @thomasjosh2652 14 дней назад +2

    雖然內容都已知道,總算看到比較中立的基本歷史觀念影片,YT 到處充斥國民黨的封建史觀和共產黨的蘇聯史觀。加油!
    其實戰爭是很好的社會衝突宣洩口,該打的戰爭還是得打,不需浪費心力去阻止,有時假性和平是犧牲更多不被重視的人命造就出來的,問題在於其他地方與如何更加文明化。
    我們該煩惱的是新生代對歷史的無知與冷感,尤其是工商業化社會,歷史知識只是非常少數人的愛好且不一定站在有益的立場,所以戰爭會一直發生,至於戰爭的規模是看多久的和平時代累積,不過現代的法治與社會福利制度能減輕一定程度危險,問題在於那些極權國家的人,對權力崇拜、法盲且不尊重人權。

    • @david3549tw
      @david3549tw 4 дня назад +1

      JFK 當選總統後,五角大廈在一處軍事基地安排了一場大規模的簡報,計劃用核武攻擊蘇聯、其盟國、與中國,預計蘇聯與中國傷亡五億人,週邊地區三億人。甘迺迪拒絕了,私下說:「Are we still human?」尊重人權?

    • @david3549tw
      @david3549tw 4 дня назад

      為什麼小布希要改絃更張,不抓本拉登,去抓海珊?因為本拉登消聲匿跡,找不到了。於是 Paul Wolfowitz (Neocon 新保守主義的急先鋒、領頭羊)建議去抓海珊充當業績,眾人皆反對,但是小布希聽進去了。於是國務卿 Powell 在聯合國安理會偽造證據,拿出一管洗衣粉謊稱是海珊的生化武器,然後不顧國際反對,聯手英國入侵伊拉克,千萬人頭落地.尊重人權?

  • @mukhametuna
    @mukhametuna 11 дней назад +2

    沒辦法認同民族主義是主要原因的這種看法,這無法解釋原始部落各民族在競爭生存空間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變成大規模的地區戰爭。

    • @郭觀泰
      @郭觀泰 6 дней назад

      影片裡強調的是,在當時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民族主義」的存在,而片中也明確指出「這種想法現在當然非常不合理」。這就說明所謂總族主義只是某個時空下的產物,既不是普遍價值,也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行為邏輯。二戰後的世界早已拋棄這種觀念,原始時期更不必然具備。
      就算退一兆步,假設原始人真的抱持這種總族主義,他們能做什麼?當時的社會結構、人口基數、通訊手段、戰爭技術全都不足以支撐任何「大規模地區衝突」。一個連紙張、甚至竹簡都沒有的社會,請問要怎麼跨部落聯絡、怎麼組織軍隊?那個時代的通訊能力根本連消息傳遞都成問題,更不用說形成具備規模與效率的戰爭體系。
      而且這還只是通訊的限制,還有更多層面的科技與文化條件,全面限制了戰爭的規模。講白了,光靠一個虛構的價值觀,根本無法跳脫現實物質條件的限制。拿總族主義來解釋原始部落之間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戰爭,完全是忽略現實背景的空想推論。

    • @mukhametuna
      @mukhametuna 5 дней назад

      @郭觀泰 那我退兩兆步吧,民族主義現在依然存在,科技與軍事的技術更強,照理說具備了更多的條件可以發生大規模的區域戰爭,那為什麼沒發生?我覺得用民族主義來解釋就是忽視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大英帝國的衰弱,無力維持秩序。

    • @arthurchang3146
      @arthurchang3146 3 дня назад

      大規模與生產力有關;雙方不是不想打,只是人不夠沒資源,打個半天就沒了。
      民族主義永遠不會退潮流,畢竟:憤怒、恐懼、貪婪 是控制平民最好的工具。

  • @邱文昌-z8g
    @邱文昌-z8g 6 дней назад

    小國打仗,五常才能躺著賺錢啊,順便頒個諾貝爾獎

  • @Servalboy
    @Servalboy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中國政府敗戰來台時,也有一陣子充當壓迫者的角色,台灣可是世界上戒嚴時間最長的地方呢。
    而且很明顯這群人在台上的表現是希望台灣徹底回歸中共,重塑世界秩序

    • @army8756
      @army8756 15 дней назад +4

      國際層面,1963年政變後敘利亞復興黨政權開始實施戒嚴,該戒嚴一直實施到阿拉伯之春開始後的2011年4月21日。該戒嚴被視為歷時最長的戒嚴令